咸带鱼加工过程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被引:30
作者
丁丽丽 [1 ,2 ]
吴燕燕 [1 ]
李来好 [1 ]
杨贤庆 [1 ]
刘法佳 [1 ,3 ]
刁石强 [1 ]
邓建朝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
[2]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3]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关键词
咸带鱼;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挥发性风味成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4.4 [水产食品加工与保藏];
学科分类号
083204 ;
摘要
研究咸带鱼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情况。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检测鲜鱼、腌制、浸泡脱盐、干燥、成品5个加工阶段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经NIST 05a.L谱库数据库检索,确定其风味成分。结果表明:鲜鱼、腌制、浸泡脱盐、干燥、成品这5个阶段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数分别为49、72、7 0、7 5种以及7 2种。其中,成品咸鱼中己醛、庚醛、辛醛、壬醛、1-戊烯-3醇、1-戊醇、己醇以及1-辛烯-3醇含量较高,相对含量分别为28.26%、8.64%、6.54%、4.37%、7.34%、3.55%、4.18%和4.72%。腌制和干燥是风味产生的主要加工阶段。醛类、醇类、酮类和烃类是主要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其中己醛、庚醛、辛醛、壬醛、1-戊烯-3醇、1-戊醇、己醇以及1-辛烯-3醇是咸带鱼风味的主要成分。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带鱼初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检测分析 [J].
张家骊 ;
姜国伟 ;
王秀云 ;
王利平 ;
聂小华 .
生物加工过程, 2010, 8 (06) :63-66
[2]   3种网箱养殖鱼类的主体风味成分分析 [J].
卢春霞 ;
翁丽萍 ;
王宏海 ;
杨荣华 ;
王雪峰 ;
戴志远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 36 (10) :163-169
[3]   复合发酵剂对咸鱼风味品质的影响 [J].
吴海燕 ;
杨磊 ;
李思东 ;
王光 ;
杨锡洪 .
广州化工, 2010, 38 (06) :73-76
[4]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腌制金丝鱼挥发性成分 [J].
吴海燕 ;
解万翠 ;
杨锡洪 ;
杨磊 ;
李思东 ;
章超桦 .
食品科学, 2009, 30 (18) :278-281
[5]   养殖美国红鱼鱼肉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J].
王怡娟 ;
娄永江 ;
陈梨柯 .
水产科学, 2009, 28 (06) :303-307
[6]   SDE-GC-Olfactometry联用研究鲢鱼肉的挥发性气味活性物质 [J].
张青 ;
王锡昌 ;
刘源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4) :1407-1409+1425
[7]   亚硝酸盐对腌腊肉制品风味的影响 [J].
董庆利 ;
李保国 ;
管骁 .
肉类研究, 2008, (10) :55-59
[8]   风鹅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J].
徐为民 ;
徐幸莲 ;
周光宏 ;
匡一峰 ;
王道营 ;
吴海虹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10) :2309-2315
[9]   脂类物质在火腿风味形成中的作用 [J].
郇延军 ;
周光宏 ;
徐幸莲 .
食品科学, 2004, (01) :186-190
[10]  
食品风味化学.[M].夏延斌;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