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食用天然色素的性质及开发利用
被引:9
作者:

文东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中医药研究所

杨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中医药研究所
机构:
[1] 广西中医药研究所
[2] 广西区化工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色素;
耐热性;
水溶性;
抗热性;
耐光性;
光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概况食用色素是众多的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及化妆品等方面。食用色素通常分为两类: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自1856年英国的Perkins第一个合成了有机色素苯胺紫后,许多有机色素被相继合成,并得到广泛应用。这是因为合成色素具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稳定性好、配色方便、价格便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天然姜黄色素的研制及发展前景[J]. 贵州化工, 1989, (01) : 27 - 30康忠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省化工研究所,贵州省化工研究所,贵州省化工研究所,贵州省化工研究所,相茂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省化工研究所,贵州省化工研究所,贵州省化工研究所,贵州省化工研究所,何天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省化工研究所,贵州省化工研究所,贵州省化工研究所,贵州省化工研究所,胡友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省化工研究所,贵州省化工研究所,贵州省化工研究所,贵州省化工研究所,
- [2] 食用天然色素资源的开发利用[J]. 江苏食品与发酵, 1989, (01) : 21 - 29高玉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供销社,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何林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供销社,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
- [3] 食用菰红素的研制[J]. 食品科学 , 1989, (01) : 22 - 23谢光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农雄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邓小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甘润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
- [5] 天然苋菜红色素的研制与应用[J]. 食品科学, 1987, (02) : 8 - 12孙淑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轻工业学院刘素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轻工业学院贾碧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轻工业学院
- [7] 从葡萄皮中提取食用色素[J]. 食品科学 , 1983, (08) : 37 - 36曹凯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林素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 [9] 玫瑰茄红色素的研制及其染色性能[J]. 食品科学, 1983, (05) : 23 - 28郑秉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王志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王少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林宏伟d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