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4+沉淀法提取茶多酚及制备工艺比较

被引:10
作者
林建平
王晓钰
姚义务
吴端鑫
周文富
机构
[1] 三明学院化生工程系
关键词
茶多酚; 茶多酚硒; 提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64 [生物制品药物的生产];
学科分类号
100705 ;
摘要
用水、乙醇、丙酮作提取剂,用Ca2+、Al3+、Zn2+等金属离子作沉淀剂,分别提取绿茶中的茶多酚,对其得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Se4+作沉淀剂,茶多酚的提取率达29.5%,茶多酚硒盐在强酸中最佳转溶条件为料酸比为110(v/v),反应时间30min,条件易于控制,且得率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74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茶多酚的制备工艺及应用研究现状 [J].
董文宾 ;
胡英 .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 (04) :18-24
[2]   Al3+沉淀法对茶多酚制备效果的影响研究 [J].
周志 ;
汪兴平 ;
莫开菊 ;
张家年 .
食品科学, 2002, (06) :88-90
[3]   树脂法从茶叶中综合提取有效成分的研究 [J].
陈海霞 ;
谢笔钧 .
精细化工, 2000, (08) :493-495
[4]   茶多酚的制备及沉淀机理探讨 [J].
赵元鸿,杨富佑,谢冰,李瑞英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74-75+78
[5]   茶多酚制备工艺的改进研究 [J].
尹莲 .
食品科技, 1998, (06) :29-30
[6]   茶多酚的保健和药理作用及应用前景 [J].
刘学铭 ;
梁世中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8, (05) :49-53+73
[7]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工艺研究[J]. 曾振宇,郑为完.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1997(04)
[8]   茶多酚保健功效研究的新进展 [J].
杨贤强 ;
徐绯 .
茶叶, 1992, (03) :42-45
[9]   绿茶提取物抑制TPA促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J].
程书钧 ;
何其傥 ;
黄茂端 ;
王志远 ;
刘晓立 ;
高燕宁 ;
白瑾峰 ;
郭素萍 ;
李秀琴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9, (04) :259-264
[10]  
从茶叶提取高纯度茶多酚茶色素茶咖啡碱工艺[P]. 刘志炯;卢东;全力.中国专利:CN1112110C,200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