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生烃过程与流体流动及铀矿化关系

被引:17
作者
薛春纪 [1 ,2 ]
池国祥 [3 ]
薛伟 [4 ]
曹纪虎 [1 ,2 ]
机构
[1]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地质系
[4]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大队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铀矿床; 流体动力学; 生烃过程; 流体超压力; 流体流动;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有机能源矿产重要产区,作为铀成矿省的重要性备受关注。鄂尔多斯盆地铀矿化与烃类的关联性不断被认知,但从盆地流体动力学角度开展的研究鲜见。先前的研究表明,铀矿化在侏罗系上部地层的优先定位机制与还原渗出流和氧化渗入流两种流体系统的混合界面密切相关,混合界面的位置受控于流体超压力与地势差的相互作用。流体超压力驱动渗出流,与不均衡沉积压实作用有关,而地势差控制渗入流。研究中除考虑沉积压实与地势差两个因素外,同时还考虑了盆地油气生成对流体超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生烃的影响时,白垩纪盆地流体超压力是不考虑生烃时的两倍还高,且相对于没有生烃效应的情形,沉积停止之后流体超压的消失过程极为缓慢。因此,笔者认为生烃效应在鄂尔多斯盆地铀矿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生烃不仅为铀矿化提供还原剂,而且驱动渗出流与地势差控制的渗入流混合有利于两种流体系统以及铀矿化层位在混合界面中保持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侏罗系铀矿化与有机质的某些关联 [J].
薛伟 ;
薛春纪 ;
涂其军 ;
康明 ;
高亚龙 .
地质论评, 2009, 55 (03) :361-369
[2]   鄂尔多斯盆地流体动力学过程及其砂岩型铀矿化 [J].
薛春纪 ;
薛伟 ;
康明 ;
涂其军 ;
杨友运 .
现代地质, 2008, (01) :1-8
[3]   东胜砂岩型铀矿床中烃类流体与成矿关系研究 [J].
彭云彪 ;
陈安平 ;
方锡珩 ;
欧光习 ;
解启来 .
地球化学, 2007, (03) :267-274
[4]   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年代学及成矿铀源研究 [J].
刘汉彬 ;
夏毓亮 ;
田时丰 .
铀矿地质, 2007, (01) :23-29
[5]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店头铀矿床矿化特征及其与东胜铀矿床对比 [J].
陈宏斌 ;
徐高中 ;
王金平 ;
李卫红 ;
赵希刚 .
地质学报, 2006, (05) :724-732+786
[6]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油气运聚特征及其铀成矿意义 [J].
冯乔 ;
张小莉 ;
王云鹏 ;
樊爱萍 ;
柳益群 .
地质学报, 2006, (05) :748-752
[7]   东胜铀矿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组成与成矿流体来源研究 [J].
李荣西 ;
赫英 ;
李金保 ;
李继宏 ;
李鑫 .
地质学报, 2006, (05) :753-760
[8]   伊盟隆起东胜地区热演化史与多种能源矿产的关系 [J].
任战利 ;
张盛 ;
高胜利 ;
崔军平 ;
刘新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2) :187-193
[9]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多种矿产的耦合成矿特征 [J].
陈刚 ;
李向平 ;
周立发 ;
李书恒 ;
李向东 ;
章辉若 .
地学前缘, 2005, (04) :535-541
[10]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多种能源矿产分布 [J].
邓军 ;
王庆飞 ;
高帮飞 ;
黄定华 ;
杨立强 ;
徐浩 ;
周应华 .
现代地质, 2005, (04) :53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