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油的制备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18
作者
吉宏武
洪鹏志
章超桦
刘书成
机构
[1] 湛江海洋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2] 湛江海洋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湛江
[3] 广东湛江
关键词
罗非鱼油; 精炼工艺参数; 理化特性; 脂肪酸;
D O I
10.14012/j.cnki.fjsc.2005.02.012
中图分类号
TS225.24 [];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本文以罗非鱼下脚料为实验材料,对其鱼油的提取与精炼工艺参数、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罗非鱼油精炼工艺条件为80%的磷酸脱胶,添加量为油量的1%、30%的氢氧化钠脱酸,添加量为油量的2%、活性白土脱色,添加量为油量的20%、真空脱臭,时间为30min。精炼后的罗非鱼油为清亮、淡黄色液体,各项理化指标符合鱼油标准。脂肪酸分析表明,罗非鱼油含有C12~C22脂肪酸29种,其中饱和脂肪酸10种,单不饱和脂肪酸7种,多不饱和脂肪多烯酸12种,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57.58%和42.42%。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8∶1(油酸)和16∶1,分别占脂肪酸总量27.66%和7.62%,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8∶2(亚油酸)和18∶3(n-3)(亚麻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10.18%和3.04%,EPA(20∶5)和DHA(22∶6)含量很低,分别占脂肪酸总量0.68%和1.03%;饱和脂肪酸主要为16∶0,18∶0和14∶0,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26.75%,5.23%和3.00%。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气相色谱法测宝石鱼鱼油中的脂肪酸组成 [J].
王锡昌 ;
陈俊卿 .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4, (01) :81-82+84
[2]   油脂中胶质的去除 [J].
韩慧芳 ;
崔英德 ;
蔡立彬 .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3, (04) :40-42
[3]   影响油脂脱色效果的因素 [J].
赵军 .
中国油脂, 2003, (02) :20-22
[4]   鱼油加工工艺的研究 [J].
杨春祥 .
中国油脂, 2002, (03) :94-95
[5]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鱼油脂肪酸 [J].
王建 ;
林秋萍 .
中国饲料, 2001, (17) :19-20
[6]   鱼油连续精炼工艺技术研究和应用前景 [J].
周如金 .
福建轻纺, 2001, (02) :17-20
[7]  
鱼油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分析[J]. 朱碧英,管昀春,陈全震.东海海洋. 1999(02)
[8]   鱼油精制的初步研究 [J].
吴光红 ;
夏宇 ;
吕志宏 ;
陆红蕾 .
渔业现代化, 1998, (06) :15-18
[9]   精炼鱼油生产技术的研究 [J].
胡学春 ;
宋永泉 ;
白汉斌 ;
丁维中 .
山东化工, 1998, (04) :24-25
[10]   油脂精炼技术 [J].
叶孝兆 .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1996, (01) :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