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感”及其形成与发展

被引:41
作者
徐文彬 [1 ]
喻平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 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数感; 形成数感; 发展数感; 符号感; 数学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1-4 [];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1 ;
摘要
“数感”是对数字关系和数字模式的意识,以及运用这种意识灵活地解决数字问题的能力.形成“数感”有赖于对数字知识和数字的简便性的把握与熟悉,对运算知识和运算的简便性的把握与熟练,并体现在把数字、运算的知识及其简便性应用到需要用数字进行推理的问题解决当中.培育和发展学生“数感”的关键是,在熟悉“相互独立的”标准的计算程序过程中辨别数字模式和数字关系,并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恰当的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只有中国人理解中国”? [J].
顾彬 ;
王祖哲 .
读书, 2006, (07) :14-22
[2]   对数感及其教学的思考 [J].
史宁中 ;
吕世虎 .
数学教育学报, 2006, (02) :9-11
[3]   估算能力对儿童数感发展的影响研究 [J].
熊丙章 ;
刘丽颖 ;
毛君顺 .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2) :73-74
[4]   数感的特性 [J].
詹国樑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4) :74-78
[5]   数感及其教育价值 [J].
滕发祥 .
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2) :47-50
[6]   对数感的再认识与思考 [J].
叶蓓蓓 .
数学教育学报, 2004, (02) :34-36
[7]   试论算术中的代数思维:准变量表达式 [J].
徐文彬 .
学科教育, 2003, (11) :6-10+24
[8]   “数感”与“数感”的习得——学习《课程标准》的一点体会 [J].
汤服成 ;
郭海燕 .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3, (03) :1-4
[9]   “数感”“符号感”与其它——《课程标准》大家谈 [J].
郑毓信 .
数学教育学报, 2002, (03) :30-32
[10]   认识数感与发展数感 [J].
马云鹏 ;
史炳星 .
数学教育学报, 2002, (02)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