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异麦芽糖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15
作者
黄祥斌
于淑娟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 ,广州
关键词
低聚异麦芽糖; 功能特性; 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42 [原料];
学科分类号
082202 ;
摘要
低聚异麦芽糖除具有优良的甜味特性、保湿性、耐酸耐热性、低水分活度和防止淀粉类食品老化等物理特征外,还具有增殖肠道双歧杆菌,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等特殊功效,而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医药、保健、啤酒、白酒等诸多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1]。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IMO900低聚异麦芽糖工业化生产及其应用通过国家级鉴定 [J].
杨海军 .
食品工业科技, 2000, (05) :3-3
[2]   功能性低聚糖的制造与生物技术 [J].
蒋世琼 ;
马丽 ;
杨海 ;
梁智群 .
食品工业科技, 1999, (03) :66-67
[3]   低聚异麦芽糖的功能特性与工业化开发 [J].
卢义成 ;
高宗章 .
粮食与饲料工业, 1999, (04) :44-46
[4]   具有功能性的新型甜味剂 [J].
刘国敏 .
食品科技, 1998, (03) :39-39
[5]   异麦芽低聚糖在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试验 [J].
罗庆为 ;
姜永煌 .
软饮料工业, 1997, (04) :42-46
[6]   双歧杆菌及其应用现状 [J].
胡跃 .
四川食品与发酵, 1997, (01) :26-29
[7]   双歧杆菌及低聚糖食品新潮 [J].
老诚 .
食品科技, 1996, (02) :37-39
[8]   双歧杆菌与人体健康 [J].
王占武,张 .
中国乳品工业, 1996, (01) :24-27
[9]   功能食品配料──新型低聚糖 [J].
尤新 .
食品科学 , 1995, (11) :41-44
[10]  
碳水化合物化学[M]. 轻工业出版社 , 张力田编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