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萃取刺葡萄籽油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25
作者
熊兴耀 [1 ]
欧阳建文 [1 ]
刘东波 [1 ]
阳国平 [2 ]
王仁才 [1 ]
王辉宪 [3 ]
袁洪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2]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3] 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刺葡萄籽油;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D O I
10.13331/j.cnki.jhau.2006.04.025
中图分类号
TS225.1 [植物油];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以刺葡萄种子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刺葡萄籽油的工艺,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刺葡萄籽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刺葡萄籽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种子粉碎粒径0.40~0.53mm,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5℃,分离温度55℃,分离压力12MPa,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率为13.5%.GC/MS分析显示,刺葡萄籽油成分以脂肪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87%,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以亚油酸为主,含量为82.32%;饱和脂肪酸主要为硬脂酸和棕榈酸,相对含量分别为9.03%,3.26%.
引用
收藏
页码:436 / 4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刺葡萄籽油的工艺研究 [J].
欧阳建文 ;
王仁才 ;
王辉宪 ;
熊兴耀 .
园艺学报, 2006, (01) :37-37
[2]   提取方法对葡萄籽油理化特性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J].
董海洲 ;
刘传富 ;
万本屹 ;
乔聚林 ;
侯汉学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12) :134-136
[3]   葡萄子油及原花青素研究与开发利用 [J].
王辉宪 ;
姜晖霞 ;
王仁才 ;
欧阳建文 ;
熊兴耀 .
果树学报, 2005, (05) :542-547
[4]   我国保健食品市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J].
李献坤 ;
林清录 ;
李丽辉 ;
陈海军 ;
王婧 .
食品工业科技, 2005, (10) :17+19+21+23+25-17+19+21+23+25
[5]   超临界萃取葡萄籽油及原花青素(OPC’s)的初步探讨 [J].
吴朝霞 ;
孟宪军 ;
李兴霞 ;
徐亚平 .
食品科技, 2005, (07) :47-49
[6]   超临界CO2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研究 [J].
杜彦山 ;
牟德华 ;
李艳 ;
张连富 .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5, (07) :45-47
[7]   葡萄籽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J].
张捷莉 ;
闫磊 ;
李铁纯 ;
回瑞华 ;
侯冬岩 .
质谱学报, 2005, (02) :99-100
[8]   葡萄籽的开发与利用 [J].
张爱军 ;
沈继红 ;
马小兵 ;
石书河 .
中国油脂, 2004, (03) :55-57
[9]   葡萄籽油研究进展 [J].
于修烛 ;
李志西 ;
杨继红 ;
杜双奎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01) :53-55
[10]   猕猴桃果王素降血脂作用的临床研究 [J].
朱黎明 ;
张永康 ;
孟祥胜 .
中医药学报, 2002, (06) :1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