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研究的回顾与创新

被引:14
作者
李润洲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三维目标”; “三重目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三维目标"自提出以来,之所以备受争议和责难,其根本原因在于"三维目标"立足于"完整的人"的发展而忽略了回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到底是谁的这一问题。而立足于"完整的知识"来阐释"三维目标",那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特定知识形成的"过程"及其运用的"方法",是特定知识嵌入、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既回答了人们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质疑和困惑,也能通过基于"完整的知识"的教学培育"完整的人"。因此,"三维目标"最好修正为"三重目标",即将原来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为"概念命题与理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三维目标”的教学论探索 [J].
王策三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5, (01) :1-11
[2]   三维教学目标表述的偏差与矫正 [J].
李润洲 .
课程教材.教法., 2014, 34 (05) :78-85
[3]   追问“学生学会了什么”——兼论三维目标 [J].
崔允漷 .
教育研究, 2013, 34 (07) :98-104
[4]   论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八大关系 [J].
余文森 .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 5 (01) :62-76
[5]   对三维课程目标被误解的反思 [J].
陈志刚 .
课程·教材·教法, 2012, 32 (08) :3-8
[6]   三维目标:从课程层次到教学层次 [J].
张菁 .
当代教育科学, 2012, (11) :17-19
[7]   “三维目标”的三个问题 [J].
李康耀 .
教学与管理, 2012, (07) :38-39
[8]   “三维目标”论 [J].
钟启泉 .
教育研究, 2011, 32 (09) :62-67
[10]   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谈“三维目标”教学的研究 [J].
钟启泉 .
上海教育科研, 2010, (02)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