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荞麦制品保健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28
作者
张莉 [1 ]
李志西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荞麦; 荞麦制品; 抗氧化; 功能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18 [保健食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比色法对苦、甜荞麦粉及其加工制品甲醇提取物的芦丁含量和抗氧化性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苦荞粉和甜荞粉中芦丁含量分别达到5 250.4、1 995.3 mg/kg,荞麦馒头、荞麦饣合饣各、荞麦烙饼、荞麦锅巴等制品中的芦丁含量与荞麦粉相比,均有大幅度降低。荞麦制品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苦荞粉及其制品甲醇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高于甜荞粉及其制品甲醇提取物的清除率,荞麦粉对DPPH游离基的清除率远高于小麦粉。不同荞麦产品对DPPH游离基的清除率依次为荞麦饣合饣各(煮制品)>荞麦馒头(蒸制品)>荞麦烙饼(烙制品)>荞麦锅巴(油炸食品),荞麦锅巴(油炸食品)的活性成分损失最多。荞麦产品的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游离基的清除能力比相应的原料都有所下降。加热使荞麦制品的功能成分都有降低,降低程度依次为油炸>烙>蒸>煮。苦荞麦粉的发酵制品——苦荞醋清除DPPH游离基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其他荞麦制品。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不同品种荞麦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姚亚平
    曹炜
    陈卫军
    李钰金
    田呈瑞
    [J]. 食品科学, 2006, (11) : 49 - 52
  • [2] 荞麦粉营养品质与加工特性研究
    李志西
    杜双奎
    于修烛
    张莉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5) : 771 - 776
  • [3] 苦荞黄酮的测定方法
    徐宝才
    丁霄霖
    [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2003, (02) : 98 - 101
  • [4] 苦荞麦的综合利用
    王海清
    何川
    赵敏生
    陈伟霞
    张征
    [J]. 西部粮油科技, 2002, (06) : 52 - 54
  • [5] 荞麦生物类黄酮研究现状
    尹礼国
    曾凡坤
    钟耕
    郑连姬
    [J]. 粮食与油脂, 2002, (12) : 22 - 24
  • [6] 荞麦中黄酮含量的研究
    唐宇
    赵钢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 352 - 354
  • [7] 荞麦食品功能性与新产品的开发
    鞠洪荣
    王君高
    卢燕
    [J]. 食品科技, 1999, (03) : 14 - 15
  • [8] 苦荞麦黄酮含量的测定
    陈运中
    [J]. 食品科学, 1998, (03) : 54 - 56
  • [9] 略述荞麦生产的现状和开发利用
    蔡金兰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2) : 105 - 109
  • [10] 荞麦中总黄酮和芦丁含量的变化
    唐宇
    赵钢
    任建川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1) : 33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