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用量对四川腊肉加工及贮藏过程中肌内脂肪变化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张平
杨勇
巩洋
曹春廷
郭艳婧
吕舒
刘超楠
杨莎
李诚
胡滨
何利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327; 食盐用量; 四川腊肉; 肌内脂肪; 脂肪降解; 脂肪氧化;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4.13.062
中图分类号
TS251.6 [熟肉制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食盐用量对四川腊肉肌内脂肪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不同食盐用量(食盐用量分别为肉质量的3%、4%、5%、6%、7%,分别用A、B、C、D、E组来表示)的四川腊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肌内脂肪中酸价、过氧化值、TBA值以及游离脂肪酸等指标在不同加工及贮藏阶段的变化。结果表明,肌内脂肪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发生了大量降解,当食盐用量为肉质量的5%时,脂肪水解程度最低;食盐用量为肉质量的3%时,过氧化值最低,而TBA值最高,说明当食盐用量偏高(高于肉质量的3%时),可促进脂肪氧化中间产物的生成,但抑制脂肪氧化终产物丙二醛的生成。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是肌内脂肪中主要的游离脂肪酸,腊肉中食盐用量为肉质量的3%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61.23%)。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1+386 +3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不同贮藏温度下清真羊肉脂肪氧化的研究及感官检验
    徐桂花
    于颖
    [J]. 肉类工业, 2009, (09) : 27 - 29
  • [2] 加工过程中广式腊肠脂肪降解对风味的影响
    刘晓艳
    白卫东
    庄晓琪
    [J]. 中国调味品, 2009, 34 (08) : 60 - 63
  • [3] 盐含量对金华火腿中脂质水解的影响
    陆瑞琪
    郇延军
    詹文圆
    赵改名
    柳艳霞
    [J]. 现代食品科技, 2008, (10) : 961 - 965
  • [4] 火腿加工过程中游离脂肪酸的分析检测
    曹叶中
    鲁秋宏
    [J].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06) : 72 - 73+76
  • [5] 金华火腿现代化生产过程中脂质及内源酶的变化特点
    陆瑞琪
    郇延军
    孙敬
    赵改名
    柳艳霞
    [J]. 食品与机械, 2008, (03) : 17 - 20+47
  • [6] 降低传统腊肉中食盐含量对其贮藏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冯彩平
    任发政
    陈尚武
    [J]. 食品科技, 2006, (05) : 42 - 44
  • [7] 腊肉加工过程中游离脂肪酸的变化研究
    傅樱花
    马长伟
    彭建华
    肖永强
    郭锡铎
    [J]. 食品科技, 2006, (01) : 56 - 59
  • [8] 关于油脂酸价测定中指示剂的选择
    王苏闽
    刘华清
    茅於芳
    [J]. 黑龙江粮油科技, 2001, (04) : 25 - 27
  • [9] 出口冻猪肉过氧化值检测方法的探讨
    鞠波
    王方宪
    管恩平
    郑诚
    [J]. 肉类研究, 2000, (04) : 43 - 47
  • [10] 肉食品中脂类氧化的测定方法综述
    蒲健
    郭文萍
    赵榕
    [J]. 肉类研究, 1999, (02) : 43 -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