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酵母生产β—胡萝卜素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王岁楼
张平之
机构
[1] 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基金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红酵母; β-胡萝卜素; 提取; 培养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924 [发酵法制维生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红酵母β-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以及菌株的发酵生理学条件研究作了小结,并讨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结论认为:破壁效果是提取色素的关键,酸-热处理法是一种较好的破壁方法,但机械法应是大规模细胞破碎更适用的方法;红酵母产β-胡萝卜素的特性(产量和产品组成),不仅与所使用的菌株有关,还与培养条件特别是发酵生理学条件及提取方法有密切关系;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应用和高产菌种的选育与构建,将是今后红酵母β-胡萝卜素实现产业化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18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红酵母COS—5产胡萝卜素条件的研究 [J].
刘月英 ;
潘丽娉 ;
何国荣 ;
李仁忠 .
微生物学通报, 1999, (03) :194-198
[2]   微生物产生的类胡萝卜素及其工业化 [J].
姜文侯 ;
单志萍 ;
孟妤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03) :48-53
[3]   红酵母属RY菌株形成类胡萝卜素的研究 [J].
张晓君 ;
白玲 ;
张培栋 ;
马晓军 .
微生物学通报, 1998, (02) :82-84
[4]   流加发酵提高产胡萝卜素红酵母产量的研究 [J].
王克明 ;
姜竹茂 ;
王秋宇 .
生物技术, 1998, (02) :35-37+46
[5]   β—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与分子构型 [J].
王勇 ;
钱凯先 .
生物技术, 1998, (01) :1-3
[6]   影响红酵母产胡萝卜素的因素 [J].
杨文 ;
张素华 .
食品工业科技, 1997, (05) :16-17
[7]   红酵母产生类胡萝卜素的研究 [J].
徐海 ;
钱卫 ;
高东 ;
周旭宇 .
工业微生物, 1997, (03) :26-28+33
[8]   胡萝卜素产生菌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的研究 [J].
王克明 .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1996, (03) :35-39
[9]   胡萝卜素产生菌粘红酵母ZR-5的培养优化条件研究 [J].
张博润,寇运同,刘玉方 .
微生物学通报, 1995, (04) :212-214
[10]   一种简单的胞壁破碎方法 [J].
杨文,吉春明 .
微生物学通报, 1995, (01)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