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被告人的证明责任及其履行——以积极辩护为中心

被引:13
作者
欧卫安
机构
[1] 广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被告人; 证明责任; 积极抗辩; 证据提出责任;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8.05.007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在特定情形下,被告人就有关辩护事实承担一定的而非全部的证明责任;其原因在于证据提出责任之转换,且并不消除法官的职权查明责任或者澄清责任,亦不消除公诉方的证明责任。被告人的证明责任,应理解为提出事实主张的责任与证据提出责任,而不包括说服责任与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被告人就其积极抗辩事由提供证据之疑点形成责任,也有益于刑事诉讼中共识的达成,包括事实的共识以及程序处理的共识。我国法律并未明确精神病辩护事实的证明责任,但实务中疑点形成责任实际上是由被告人承担。被告人可以通过申请法官的职权调查而完成其证据提出责任,即使在对抗制中,这也可以视为"法官不取证原则"的例外。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印证与最佳解释推理——刑事证明模式的多元发展 [J].
罗维鹏 .
法学家, 2017, (05) :117-130+179
[2]   证明责任的概念——实务与理论的背离 [J].
李浩 .
当代法学, 2017, 31 (05) :3-10
[3]   事实、证据与事实认定 [J].
张保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8) :110-130+206
[4]   事实认定模式与我国刑事防错机制的完善 [J].
尚华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3) :72-82
[5]   “剩余疑点”下的审判模式 [J].
李昌盛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2) :153-163
[6]   论刑事诉讼中精神病问题的证明责任分配 [J].
孙皓 .
法学杂志, 2017, 38 (01) :102-111
[7]   侦查阶段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研究 [J].
孙一丹 .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6, (06) :26-31
[8]   积极抗辩事由的证明责任:误解与澄清 [J].
李昌盛 .
法学研究, 2016, 38 (02) :171-190
[9]   律师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新探 [J].
董坤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69 (02) :113-121
[10]   论我国刑事公诉案件举证责任的突破、误区及理论根基 [J].
顾永忠 .
甘肃社会科学, 2015, (02) :1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