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发酵过程生理生化变化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29
作者
俞露婷 [1 ,2 ]
袁海波 [1 ]
王伟伟 [1 ]
滑金杰 [1 ]
尹军峰 [1 ]
江用文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叶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红茶; 发酵; 生理变化; 生化成分; 调控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72.52 [];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发酵是形成红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其实质是在特定温湿度和供氧条件下,以多酚类酶促氧化形成茶黄素(TFs)、茶红素(TRs)、茶褐素(TBs)等高聚物为核心,同时芳香物质、糖类、蛋白质等品质成分发生剧烈变化。笔者综述了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β-葡萄糖苷酶和脂肪氧合酶等酶类在红茶发酵过程中主要发挥的功效,以及多酚类、蛋白质、氨基酸、芳香物质和糖类等生化成分在发酵期间的变化规律,概括了液态悬浮发酵、通氧发酵、添加外源物发酵等新型发酵技术,以及温湿度、光照、供氧量等参数的调控和一些辅助工艺在红茶发酵过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通过这些理论研究展望了未来红茶发酵机理的研究内容和发酵设备,为红茶发酵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和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茶黄素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周降生 ;
吴远双 ;
吕世懂 ;
贺宜龙 ;
廉明 ;
孟庆雄 .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 (18) :373-377
[2]   茶香气成分研究进展及护香的探讨 [J].
张啟 ;
罗龙新 ;
程其春 ;
彭永华 ;
陈悦水 .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4, (02) :45-47+50
[3]   红茶通氧发酵过程中发酵叶相变化分析 [J].
潘科 ;
沈强 ;
申东 ;
杜晓 .
食品科学 , 2014, (15) :198-201
[4]   萎凋过程鲜叶理化特性变化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J].
滑金杰 ;
袁海波 ;
江用文 ;
刘平 ;
王伟伟 .
茶叶科学, 2013, 33 (05) :465-472
[5]   茶树鲜叶发酵制备速溶红茶的工艺优化研究 [J].
孔俊豪 ;
张士康 ;
禹超 ;
梁慧玲 ;
谭蓉 ;
涂云飞 ;
杨秀芳 .
中国茶叶加工, 2013, (03) :18-22+27
[6]   单宁酶处理提高茶梗儿茶素含量及茶梗提取液生物活性 [J].
黄玉凤 ;
肖安风 ;
倪辉 ;
蔡慧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3) :277-285
[7]   砂梨多酚氧化酶处理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 [J].
叶飞 ;
高士伟 ;
龚自明 .
食品科学 , 2013, (23) :92-95
[8]   高茶黄素大叶种红碎茶的研制 [J].
陈春林 ;
梁明志 ;
田易萍 ;
刘本英 ;
李友勇 ;
尚卫琼 ;
包云秀 ;
黄玫 ;
杨兴荣 .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13) :5947-5948+5951
[9]   陕南春夏秋季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研究 [J].
蒲国涛 ;
周天山 ;
肖斌 ;
闫列娟 .
北方园艺, 2013, (06) :143-146
[10]   酶促合成茶黄素的茶鲜叶酶源筛选 [J].
龚志华 ;
陈栋 ;
朱盛尧 ;
陈凌 ;
陈朵 ;
李徐 ;
肖文军 .
茶叶科学, 2013, 33 (01)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