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辣酱人工接种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4
作者
苏东林 [1 ,2 ]
张忠刚 [3 ]
周向荣 [4 ]
谭欢 [1 ,2 ]
陈亮 [5 ]
机构
[1] 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 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
[3] 寿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4] 湖南省标准化研究院
[5] 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永丰辣酱; 人工接种; 发酵; 工艺优化; 数学模型;
D O I
10.13652/j.issn.1003-5788.2009.04.029
中图分类号
TS264.2 [常用调味品];
学科分类号
082203 ; 083203 ;
摘要
在预试验的基础上,运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永丰辣酱人工接种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8%的食盐、0.83%的鲁氏酵母种子液,在定期揿酱的前提下,28~40℃间歇式控温发酵31 d;所得人工接种发酵产品与传统发酵产品的氨基态氮含量基本相当,发酵时间节约一半,总酯含量提高74%,食盐含量降低38%;其余理化和卫生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传统产品,滋气味与传统产品比较接近。在优化工艺条件下,经试验验证,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产品中的总酯含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5+127 +1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永丰辣酱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J].
苏东林 ;
张忠刚 ;
谭欢 ;
周向荣 ;
陈亮 .
中国酿造, 2009, (02) :7-10
[2]   超声提取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J].
罗绯 ;
林亲录 ;
陆玲 ;
吴晖 ;
余以刚 ;
赖富饶 .
食品与机械, 2008, (06) :71-75+151
[3]   酶法辅助提取柑桔皮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 [J].
苏东林 ;
单杨 ;
李高阳 ;
张菊华 ;
张群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4) :240-245
[4]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油菜花粉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J].
吴晖 ;
赖富饶 ;
胡筱波 .
食品与机械, 2007, (05) :66-69+73
[5]   传统豆酱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研究 [J].
赵建新 ;
顾小红 ;
刘杨岷 ;
王利平 .
食品科学 , 2006, (12) :684-687
[6]   中国传统发酵豆制品中微生物的发掘与利用 [J].
牛天娇 ;
马莺 .
中国酿造, 2005, (02) :1-5
[7]   蚕豆辣酱的研制 [J].
刘素纯 ;
林亲录 ;
尹华 ;
陈冬纯 ;
蔡爱民 .
食品科技, 2005, (01) :52-55
[8]   豆香辣酱的研制 [J].
王仲礼 .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4, (02) :12-13
[9]   多菌种酿造酱油的特点 [J].
张国春 .
中国酿造, 1998, (05) :30-32
[10]   大豆酱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作用 [J].
张海 .
中国调味品 , 1993, (06)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