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生产EPA和DHA的研究进展

被引:11
作者
付红岩
马莺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3] 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EPA; DHA; 多不饱和脂肪酸; 生物合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9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81703 ; 082203 ;
摘要
主要介绍了EPA和DHA的生理作用、生物合成途径、影响EPA和DHA合成的因素,以及EPA和DHA的提取分离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研究概况 [J].
焦迎春 ;
郑晓冬 .
粮食与油脂, 2002, (09) :31-32
[2]   海藻EPA、DHA含量及分离浓缩方法 [J].
胡爱军 ;
丘泰球 ;
梁汉华 .
海洋通报, 2002, (02) :84-91
[3]   真菌发酵生产鱼油特征脂肪酸 [J].
吴克刚 ;
杨连生 ;
柴向华 .
微生物学杂志, 2001, (02) :45-47
[4]   二十碳五烯酸的菌种选育及发酵条件 [J].
杨革 ;
徐承水 .
菌物系统, 2000, (03) :366-370
[5]   产二十二碳六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真菌的筛选 [J].
戴传超 ;
袁生 ;
刘吉华 ;
李霞 .
菌物系统, 2000, (02) :261-267
[6]   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 [J].
陈庆森 ;
郭志东 ;
刘剑虹 ;
闫亚丽 ;
庞广昌 .
天津商学院学报, 1998, (05) :73-76+82
[7]   提取生物活性物EPA、DHA的原理和方法 [J].
顾瑾 ;
裘爱泳 ;
白新鹏 .
西部粮油科技, 1998, (03) :32-36
[8]   微生物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J].
张羽航 ;
林炜铁 ;
鲍时翔 ;
姚汝华 .
中国油脂, 1998, (01) :42-45
[9]   EPA和DHA的研究和进展 [J].
狄济乐 .
四川粮油科技, 1997, (01) :29-32
[10]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廿碳五烯酸和廿二碳六烯酸 [J].
徐天宇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5, (01) :56-65